俗話說得好:「百善孝為先,萬惡淫為源。 常存仁孝心,則天下凡不可為者,皆不忍為。」我們始終要相信「上天不會虧待孝順的人!」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有關於孝義的故事!聲明:本故事純屬虛構,圖文無關,弘揚社會正能量。
故事呢,發生在仁義村。
仁義村有一個老母親,她丈夫去世得早,成了寡婦,一個人帶大了3個兒子。
三個兒子長大後,大哥和二哥都進了城,混的也不錯,掙得錢雖然不多,但也夠每一個小家庭的吃喝用穿。
只有老三小明在家務農,一是陪著老母親,二是家裡的錢已經支撐不了小明讀書和進城了。
小明在家裡孝順,可是老母親卻不滿足,她一心想要三個兒子都能回家孝順她,缺一個都不行。
輪流養老,小明也同意,至少可以把他解放出來。
可是大哥和二哥不願意,打了好幾個電話,都沒人回家。
老母親整天在小明耳朵邊嘟囔,問大哥和二哥啥時候回來。
小明一聽,心裡可不高興,自己也是兒子,況且自己現在正在養老,母親卻老是惦記著大哥二哥。
老母親嘟囔了一年,大哥和二哥都沒回,直到老母親去世前,大哥和二哥都回來了。
這可把老母親開心的不得了 ,本來半個身子都快進土了,一下子又有了精神,一點沒有去世的徵兆了。
老母親想不到,大哥和二哥是為了來遺產來的,這兩人剛到家,就把小明給騙走了,讓小明出去放鬆放鬆,家裡有他倆照顧。
等小明出去旅遊,大哥和二哥,各自做主,一個搶走了房子,一個搶走了母親的存摺。
大哥拿走房本,二哥拿走20萬存摺後,當天夜裡就各回各家了。剩下老母親一個人躺在床上沒人管。
小明旅遊結束,聽說大哥和二哥搶走了所有遺產,失望而歸。
等到了家,小明看見母親早已在床上去世了,身體都已經臭了。
小明流著淚把母親葬在了後山的地裡,就回到家準備收拾東西從這裡搬走。因為房子已經是大哥的了。
突然,小明看見一張白紙,打開一看,母親給他留了一封信,讓她在父親的遺照後頭找一個東西。小明找到父親的遺照,發現遺照後頭還藏著一個存摺,打開一看,竟然有60萬,再一找,還找到一個房產證。
原來,大哥和二哥搶走的房產證和存摺全都是假的。1年前,老母親還打算把房子和遺產都給大哥和二哥,然而在生命的最後關頭,老母親回顧這一年來小明對他的細心照顧,讓她改變了主意,托人辦了個假證,把真正的證和存摺藏在了他父親的遺照後頭。
小明高興壞了,因為他終於知道,母親還是愛他的!
「上天不會虧待孝順的人!」
儒家《孝經》開宗明義章曰:「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;立身行道,揚名於後世,以顯父母,孝之終也。夫孝,始於事親,中於事君,終於立身」,由此可見中華文化孝的觀念不只於孝順父母而已,孝順父母只是孝道的開始。
「百善孝為先,萬惡淫為源。 常存仁孝心,則天下凡不可為者,皆不忍為。」出自清代著作《圍爐夜話》。孝居百行之先;一起邪淫念,則生平極不欲為者,皆不難為!
古訓雲::「萬惡淫為首,百善孝為先」。自古以來,人們把父母撫育子女,子女孝敬父母,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。孔子曰:「孝,德之本也」。只有孝敬父母的人,才是一個有責任心的、高尚的人。
「百善孝為先,萬惡淫為源。 常存仁孝心,則天下凡不可為者,皆不忍為。」出自清代著作《圍爐夜話》。
「萬惡淫為首,百善孝為先」,十段孝順謠,踐行莫遲延
孝是中華傳統文化提倡的行為,指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、家裡的長輩以及先人的心意,是一種穩定倫常關係的表現。所謂「百行孝為先」,反映中華民族極為重視孝的觀念。
說孝道,首先就要說到「五倫」。所謂五倫,指的是五種人際關係:父子、夫婦、兄弟、君臣、朋友。人是社會性的動物,每一個都不能離開人群而獨處。而五倫,正是與每一個人都關係最為密切者。任何一個人,能夠處理好這五種與自己最為密切、最為重要的人際關係,就可推而廣之處理好其他一切人際關係。
孝道,絕不是為了培養孩子對家庭的自私。而是從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身邊事開始,從自己做起,由近及遠,由易及難,使我們的愛心和責任感日擴日大,最終努力修養到大公無私之境界。不積跬步,無以致千里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