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手機普及率已比 10 年前高許多,在公共場合中都可以看到大家人手一機,滑手機、傳訊息、玩遊戲等。手機主要透過一般熟知 3G 、 4G 與 wifi 無線網路傳遞上網、傳遞訊息,但你知道長期暴露在 wifi 環境下對身體會有甚麼影響嗎 ?
在英文有個案例,一位 15 女生對 wifi 敏感,無法常處於有 wifi 的環境,另外根據《 the truth about cancer 》網站的報導,許多研究顯示 暴露在 wifi 環境中會有疲勞、易怒、頭痛、記憶受損、失眠和消化系統疾病等狀況發生,在體內可能造成:
1.DNA 受損
2. 降低保護大腦功能
3. 阻斷細胞生長代謝
4. 長期更可能導致罹癌風險增加
在 2011 年國際衛生組織 (WHO) 更將 wifi 所屬的輻射物質列為 2B 類致癌物。維也納大學研究發現,暴露於 wifi 中會造成 DNA 受損,恐導致遺傳毒性影響後代子孫。
以下為 5 種方法可以減少 wifi 輻射,降低對於人體的影響:
1. 在車內或是密閉空間避免使用 wifi
在密閉空間會增加 wifi 輻射反彈,增加暴露風險
2. 不使用網路時關閉 wifi
尤其是當睡覺、不須上網時,記得關掉 wifi 讓身體休息。
3. 在家或定點上網時選擇使用有線網路
4. 將家中 wifi 發射器擺放位置盡量遠離臥室 ( 長期待的環境 )
5. 注意鄰居的 wifi 使用
建議可以利用儀器測量,或是加裝 wifi 訊號阻隔裝置。